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融合,11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陆永娟老师带领我校2025级40名研究生赴长庆和兴园社区开展了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文化赋能和美社区”为主题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党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领悟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实地参观:感受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
在社区党委书记练鹏飞的引导下,师生们实地参观了社区的服务设施。从整 合多种文体设施的活动中心、图书室,到配备“轮椅餐桌”的适老化智慧食堂、老年康养中心,再到警社联动治安室、和事佬议事室、调解工作室等场所,师生们通过切身观察,对社区精心打造的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有了更为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基层治理民生温度。

适老化智慧食堂参观

参观调解工作室
系统解读:了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特色经验
同学们在参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过程中,社区党委书记分享了社区党委创建星标“标杆性党组织”的工作经验,重点解读了社区党建从“一木独撑”到“四梁八柱”架构转变的特色经验。所谓“四梁八柱”,就是社区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组织体系,聚合党员团员、退役军人等的八方力量,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实现从“单治”到“多元共治”、从“单管”到“全面服务”的升华。

社区党委书记解读社区党建特色经验
社区聚焦“和”与“兴”,构建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综合治理体系。不仅以“和”为核心,保持和谐、和美、和睦的良好秩序,而且以“兴”为目标,建设家兴、业兴、人兴的美好家园。在此基础上,社区打造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各环节,围绕群众需求,打造便民利民、绿色美丽、安全稳定、自信风采、智能高效等嵌入式完整社区,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

学生积极学习基层社区治理资料

学生积极学习相关治理文件
互动体验:感受社群文化赋能治理
从展示“长庆油田开发55周年”成就的社区文化宣传长廊到汇集社区居民优秀书画、摄影作品的展览室再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红色阅读馆,这些都展现出了社区发展的文化底蕴,旨在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参观书画展览室
在参观活动结束后,师生们与老年大学、老年体育协会的负责人、骨干成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到这些社团组织在丰富社区生活、促进邻里和谐、参与社区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在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师生们亲身体验,与社区居民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项目的友谊赛,在互动中体验社区“自信风采活力”的浓厚氛围。

学生与社区老人共同切磋乒乓球

学生积极投入社区太极拳课程
活动升华:举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此次活动的最后,“西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长庆和兴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练鹏飞、长庆和兴园社区党委副书记何金惠、长庆和兴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魏莉、居委会委员孙荣、雷子润和居民代表,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陆永娟老师以及2025级研究生共同参加了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社区党委副书记何金惠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校社融合、实践育人充分的肯定与支持,陆永娟老师从善用社会大课堂的角度阐述了基层社会实践对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价值,研究生代表黄秀元结合在此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分享了践行“体教融合、以体惠民”理念,以及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新认知。

揭牌仪式正式启动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不仅标志着校社常态化实践合作正式启动。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依托社区平台,开展党建引领、思政共建,共享健康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基层实践中成长成才。

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全体合影留念
参加实践活动的2025级研究生们在此次活动中,对于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刘灿同学说:“这种综合性老年社区让我看到老年人的娱乐生活也很丰富多彩。我真切地感受到社区党委在用心用情做好社区服务。李晓龙同学也表示:“社区精心打造的敬老、爱老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尊老、孝老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把思政课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场景,使学生在生动的基层治理实践中深化了对党的领导是全面的,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理论的深刻理解,强化了对基层民主实践的深入了解,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为西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建设探索了“校社联动、实践赋能”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