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如下: 1.主持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到账经费5万元及以上的横向课题,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类别及编号、项目时间、项目经费额度;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及编号 | 项目时间 | 项目经费额度 | 排名顺序 | 丝绸之路传统体育文化的文献整理、当代价值及传播力提升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25-2028 | 20万 | 主持 |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汉唐体育文化文献整理及研究 |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R021) | 2019-2024 | 2万 | 主持 | “十四运”背景下陕西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路径研究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21ND0297) | 2021-2022 | 0.5万
| 主持 | 关于陕西省体育文物在陕西体育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研究 | 陕西省体育局课题(20240784 ) | 2024-2025 |
| 主持 | 文化旅游路径下陕西汉唐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 陕西省体育局课题(2020214 ) | 2021-2022 |
| 主持 |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XTY002 | 2018- 2023 | 20万 | 参与 | 唐宋词籍序跋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8XJA751002 | 2018 -2023 | 10万 | 参与 |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基本信息包括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及级别、发表时间、作者情况;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发表时间 | 排名顺序 | 《“一带一路”倡议10年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成就、挑战与展望》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 | 2023年11月 | 第一 | 《从诗文看唐代的节日体育娱乐习俗》 | 《体育文化导刊》(CSSCI) | 2013年1月 | 独撰 | 文化交融与创新互鉴:中国丝绸之路体育文化现代传播的实证研究 |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 | 2023 | 第一 | 《唐代宫廷射礼的社会文化学考释》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1年9月 | 独撰 | 文化自信视域下从攀椰竞速项目看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 |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论文集 | 2025 | 第二 | 智慧课堂赋能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研究 |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论文集 | 2025 | 第二 | 中华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可行性研究与路径分析 |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论文集 | 2024 | 第二 | 新时代中华传统体育的创新产业研究 | 第二届国际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 | 2024 | 第二 | 文化变迁理论视角下南社秋千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 | 2021 | 第三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华山太极拳的保护与发展 |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 | 2021 | 第三 | 清代冰上蹴鞠的特征及其价值 | 体育研究与教育 | 2022 | 第三 |
3.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的学术著作与教材,基本信息包括著作或教材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作者情况;
著作或教材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排名顺序 | 《丝绸之路体育文化与传播》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全国百佳) | 2025年 | 独著 |
4.获得政府部门颁发的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教学奖励,基本信息包括获奖项目名称、颁发单位、获奖时间、排名顺序;
获奖项目名称 | 颁发单位 | 获奖时间 | 排名顺序 | 第二届国际体育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 | 国际体能协会 | 2024年 | 第二 | 第四届陕西省体育科学论文优秀论文奖 |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 2025年 | 第二 | 第四届陕西省体育科学论文优秀论文奖 |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 2025年 | 第二 | 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 |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 2024年 | 第二 | 第一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 |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 2021年 | 第二 | 第13届东北亚体育台湾体育运动史学会优秀论文奖 | 台湾体育运动史学会 | 2019年 | 独立 |
5.作为第一人或独立取得的其他主要成果、成就,基本信息包括名称、授予单位、取得时间。) (1)2024年指导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体育非遗归去来兮》,立项国家级,结项等次为良好; (2)2025年指导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字脉搏焕发体育非遗新声一基于H5技术的体育非遗传播》已立项省级,并进入国家级推荐名单; (3)2025年获“西安体育学院先进工作者(科研工作)”荣誉称号; (4)2025年获“西安体育学院师德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5)2022年获“西安体育学院师德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